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黑法吸附除尘器,电捕焦油器,布袋除尘器,收尘设备-米乐
专业生产除尘、提供除尘方案的服务商 黑法吸附除尘器,电捕焦油器,布袋除尘器,收尘设备
全国咨询热线:18713052490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有时候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来源:米乐    发布时间:2023-11-15 19:54:37

  近日,据报道,中国监督管理的机构已指示国内大型国企停止向欧洲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买家转售液化天然气(LNG),以保障国内的冬季取暖。

  之前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曾对中国施加压力,强迫中方购买美国出口的天然气资源,几经磋商之后,中国在2021年就勉强以300美元一千立方的恒定价格,跟美国签署了为期20年的天然气采购合同,这价格接近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成本。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翻过年到了2022年爆发了个俄乌战争,短短2个月时间,欧洲天然气暴涨10倍以上,现在每一千立方米的价格直接干到了3500美元。

  为了帮助欧洲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中国企业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美国卖给中国的天然气干脆也别折腾了,直接把目的地改到欧洲,欧洲只需要把差价支付给中国就得了,这样的的话不仅省时间,还能稳定欧洲的能源价格。

  于是,今年前八个月只有 19 艘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船停靠在中国,跟去年同期的 133 艘差多了,至于少进口的那些的天然气嘛,当然全都转卖给了欧洲和其他几个国家了,大概算一下,每艘船中国企业也就“含泪”赚个10亿美元吧。

  很多网友知道这事儿了之后,都表示这也太有“我兔”的腹黑范儿了,也有的网友直呼:“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这线日,拜登政府在芯片法案上继续升级,宣布限制向中国出售半导体技术的新措施,旨在打击中国获得从超级计算机到高精尖武器等一切领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能力。

  然而,目前国内在高端芯片领域,常年依赖于进口,就算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芯国际,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仍然还有一到两代。

  在80、90后的记忆里,大多数都会有炎炎夏日里停电之后的燥热,而如今,除了突发情况之外,你还能想起来家里有多久没停过电了吗?

  当年一停电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多半天的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资源和电力负荷不均衡,发电资源大多分布在在西部,而电力负荷最大的在中东部地区。

  众所周知,电在输电线路上是有损耗的,输送距离越远,在线路上的损耗越大,要先减小损耗,就得提高电压。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首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比发达国家晚了20年,而在750千伏输电技术方面我们则晚了40年。

  1989年,中国投运的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至上海的葛沪直流线路的装备和技术全套购买自外资企业。

  那时,中国500千伏交直流电网从变压器、高压开关、避雷器、充油电缆到绝缘器材、电缆接头,但凡跟输变电有关的设备制造技术都需引进。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难点在于怎么样才能解决变压器内部的绝缘体,在上世纪的时候,美国、苏联和日本就都先后开展了相关前期试验研究,建设了试验站和试验工程,具有一定技术储备。

  然而,始终没形成特高压设备的商业化供货能力,也没有特高压技术标准和规范。

  美国未解决变压器内部的绝缘体的问题,搞出来个陶瓷变压器,结果一个变压器就7000多吨,就算造出来了也没法运输,所以美国人直接就弃了,直到现在都还用超高压输电,虽说效率低电,但是还能勉强用很多年。

  经验表明,特高压设备大都达到了设计和制造的极限,常规设备的制造、运行经验不能确保对特高压设备特性的精确把握,存在风险。

  但是,中国上马了“西电东送”重大工程,这要求全国电网必须互联,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电力更大规模、更远距离、更高效率的传输。

  这就为特高压技术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国外没有的发展机遇,于是特高压技术成为国家中长期科技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各种要素和资源开始向项目聚集。

  为了突破技术瓶颈,从2000年开始,中国集结了当时国内顶尖技术水平的电力、机械行业的科研、制造、设计、高校等一百多家单位,近5万人共同展开了180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9大类40多项关键设备的研制。

  最终,先后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等特搞点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整套技术。

  中国自主研制的±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创造了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产出时间最短的世界纪录。

  中国改进技术研发的特高压节能导线%IACS,极大降低了特高压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每年可降低电力输送损耗几十亿度。

  2009年,中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全线贯通,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掌握该技术和第一个将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

  目前,中国在特高压技术方面已遥遥领先,不但国内建成了“十二交十四直”共26条特高压工程线路,覆盖全国七大区域电网,而且中国的特高压标准也成为了世界通用的行业标准,并且把控全部专利使用权。

  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即便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几个国家,就算是研发出了国产特高压技术,也一定要遵守中国的标准,才被允许在国际上出售,现在已经有168个国家跟中国国家电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从拉闸限电,到制定世界标准,拥有世界上特高压科技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这个跨越若不是自力更生,怎会是达成?

  2020年4月,一台被大卸八块的大直径盾构机摆在了印度孟买的隧道施工工地上,可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却始终闲置在原地,印度的施工方急得干跺脚,却没人会组装。

  这是中国专门为孟买沿海公路隧道施工量身订制的盾构机,开挖直径12.19米,整机长度80米,总重量2300吨,是印度境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机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可以用最前端的切削刀盘把地下的泥沙石头吞进去,通过螺旋传送机输送到皮带传送机,再通过渣土车运往后方,是开挖隧道的神器。

  1997年,中国计划要挖西康铁路秦岭隧道,要是采用传统爆破方式,那得要1000名工人持续干5年,中间还不能够确保零伤亡,要是用盾构机,5个月就能完事,而且还安全。

  于是就找到了当时的盾构机大佬——德国,结果德国人狮子大开口,上来就报价7亿,还是不能还价的那种,爱买买,不买拉倒,可当时国内技术确实不行,所以只能捏着鼻子吃了这颗葱。

  像1999年广州二号线施工中,一台德国进口盾构机没有抓牢“管片”,后来对方直接要300万换修费用。

  那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遍地开花,对盾构机的需求飙升至占全球60%以上,而盾构机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德日美三国企业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

  2001年,中国中铁95%基建开发都是进口设备,仅盾构机的投入一年就超50亿元。

  2002年,“863”计划首次立项开展盾构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后来又被列入十六项攻关项目之一,国家层面自主研发盾构机的序幕正式拉开。

  在国家设立专项基金等支持下,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8年4月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顺利用于天津地铁,中国从此告别了完全依赖进口盾构机的局面。

  然而,那时国内企业研制的盾构机技术水平并不过硬,很多施工方面对复杂的地形条件,并不信任国产盾构机,依然在用国外进口货。

  线号线号线同时开工,由于地形条件复杂,要使用到高端盾构机,于是国产盾构机和国外盾构机一左一右同时开工进行比拼。

  结果等施工结束一看,国产盾构机各项性能指标都不比进口货差,有些地方甚至还要强一些,国产盾构机这才算是在技术方面打了个翻身仗。

  至于价格这一块嘛,就中国这种“发达国家收割机”的做派,自然不能贵了,刚开始德国、日本的盾构机价格是3.5亿,国产盾构机只是他们的零头。

  到后来,德国进口的盾构机大概需要5000万人民币,日本进口的盾构机大概需要3000万人民币,而国产盾构机价格最低直接降到2500万,就这还有得赚。

  最要命的是国产盾构机的技术还挺拔尖儿,像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全球首台斜井双模式TBM、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这些领先技术都出自中国,你说这让德国、日本的企业咋活?

  在国产盾构机井喷式发展的十几年间,国产盾构机不但在国内迅速扩张,市场占有率高达90%,而且还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占有率,每年出厂台数、拥有量、盾构隧道施工里程,都是世界第一。

  目前,国产盾构机已经出口30多个国家,甚至连日本和德国也开始进口中国盾构机,至于当年曾经卡中国脖子的德国威尔特公司,他们的盾构机业务则早在2016年就被中国铁路建设装备公司给收购了。

  与此同时,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这都为中国诸多产业从制造环节向核心研发技术环节拓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一旦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就有现成的产业链支撑其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

  于是,我们才看到了近些年国产装备井喷式的发展。事实上,当中国制造变强的时候,带来的还有更多。

  正当美国疯狂和中国“脱钩”的情况下,老牌德国企业却大举开始下注中国。10月12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将在中国湛江投资新建新戊二醇(NPG)装置,新装置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届时,新装置年产量将达8万公吨,巴斯夫的全球 NPG 年产能将从 25.5 万吨提升至 33.5 万吨,广东湛江也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的一体化生产基地。

  成立于1865年的巴斯夫在化工领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身为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之一,光是产品就超过 8000 多种,全世界每两台汽车里,就有一台跟巴斯夫有关,无论是橡胶、制药还是印刷,巴斯夫几乎在每个细致划分领域里都能称霸一方。

  据巴斯夫预计,三季度的纯利润是9.09亿欧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2.53亿欧元,以及分析师对平均预测值11.05亿欧元,不及二季度净利润(21亿欧元)的一半。

  据悉,目前德国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已达到66.1%,在俄罗斯的制裁下,德国的天然气的储备已经不足70%,再加上马上就要来临的供暖季节,未来一段时间德国的天然气形势不容乐观。

  也就是说,不仅德国本土公司制作成本将会提高,而且随时有可能断气,这对于巴斯夫这种天然气消耗巨大的企业来说,是没办法忍受的。

  反观中国,不仅国内天然气储备充沛,而且跟国际上各大天然气出口国的关系也不错,在中国建厂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能源问题,如此稳定的能源供应是欧洲给不了巴斯夫的。

  除此之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以及消费国,中国的化工产业在整个世界市场占比高达40%,如此大规模的市场需求量正是巴斯夫梦寐以求的。

  大水才能养大鱼。中国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其实,跟巴斯夫做出一样选择的国际巨头并不在少数。

  除了巴斯夫外,德国另一家化工巨头科思创先是7 月宣布将投资数千万欧元,在上海新建聚氨酯分散体(PUD)和弹性体两座新工厂,8月又宣布投资超 2700 万欧元,在上海开工首条 PC 物理回收生产线。

  良禽择木而栖。正是受益于中国稳定的能源供应、完备的产业链、庞大市场需求和巨大的消费活力,这些巨头才会纷纷选择中国。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不是因为有了国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是有了今天的成就之后,才造就了国运。

  曾经,中国通过逆向研究技术,甚至拿市场换技术,但是如今中国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能让中国摸着过河的石头已经不多了,拿市场换技术的路也已经被西方堵得越来越死。

  也许,现在有些领域确实在被西方卡着脖子,只要他们祭出制裁措施,某些领域必定要受到巨大损失,有些甚至整条产业链停止运转。

  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去自力更生,就一定能能够排除万难,即便是要付出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代价,也要掰开卡在脖子上的那双手。

  而在此之前,我们一定要要抱定那个必胜的信心,誓要夺回本应属于我们中国人的高地,一路向前!向前!向前!